梅根法案II.jpg  

讓我們回頭觀察台灣的狀況。
現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並不是全無性侵犯出獄後的控管措施。
該法第23條規定加害人「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一旦出獄或假釋,就必須定期向警察機關報到、登記資料,時間共7年。在這7年間,
只有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的」,才能將登記的資訊供特定人查閱。
主管機關內政部另外依此制定「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登記報到及查閱辦法」。
綜觀整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建構的性侵犯登記制度,內容大約為:
(1)查閱人的身分:限學校、幼稚園、托兒所、或兒少福利機構;
(2)可以請求查閱的事由:雇用或召募人員時;
(3)具有查閱的必要性:也就是說主管機關不得只作形式審查而一概同意申請,
而是應實質確認申請人是否具備查閱的必要性、是否出於維護社會安全的目的;
(4)被查閱人的身分:限於向上述單位應徵工作之人;而且必須出獄或假釋後,
7年內「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才有可能查得到登記資料。
此外,查閱辦法第13條規定申請人應提出「應徵者同意申請查閱之同意書」,
也就是申請查閱前要取得應徵者的同意。當然這樣的規定,早已被批評為請鬼開藥單:
真正具有再犯案可能的潛在犯罪者,看到雇主要求簽署同意查閱的申請書,
早就跑得不知去向了!

與現行法相對應的,是諸多立法委員及民間團體提出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修正草案。
以比較知名「白玫瑰版本」的為例,該草案參考美國梅根法案的精神,
加入2種全面公告的方式:
(1)在警察機關、學校門口、網站上公告區、里之內加害人的「人數」;
(2)「有再犯紀錄或治療監督顯無效果」的加害人,則應開放社區民眾閱覽。
不過,此一規範模式存在著一些疑慮。首先,
第一種公告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支持全面公告者的期待,
畢竟徒有加害人人數,並無任何意義。
其次,第二種公告方式雖已對加害人的身分予以特定,但所謂「開放社區民眾閱覽」,
是指閱覽時需限定為社區住民?還是完全不管閱覽人身分?這裡的疑慮在於:
申請查閱人一端若欠缺身分限制、查閱事由及必要性門檻,
最終還是形同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閱覽。
最後,在被查閱人一端的唯一限制,是「有再犯紀錄或治療監督顯無效果」的加害人。
不過運作上的問題是:誰來判斷「治療監督顯無效果」?
是指現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0條經醫師「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白玫瑰版本」的文字,似乎是讓主管機關片面決定,
但這會不會因民粹壓力,而最終變成每一位加害人都被公告?
現行法令將此要件聯結鎖定在第20條的強制治療上,因此至少可以確定存在醫師的判定;
而白玫瑰版本卻在草案中自行添加「治療監督顯無效果」,可能使法律要件陷於不明確。
而有再犯記錄者就直接公告,取消主管機關在個案中裁量判斷的可能,也可能違反比例原則。

其實世界許多國家,在面對性侵犯出獄或假釋後的風險控管問題,
都會考慮是否引入美國梅根法案的性侵犯資訊全面公告模式。
不過,觀諸目前仍只有美國「獨善其身」,成為唯一維持全面公告模式的國家,
更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在法制建構上是顧慮到全面公告的負面效應。
最明顯而易見的,是全面公告勢必對性侵害加害人形成極嚴重的汙名化、標籤化效果,
不但不利於更生,更可能牽連加害人無辜的親屬。
而在美國,實證研究不但顯示梅根法案並無效果,只是浪費錢,
甚至發現全面性公開資訊,容易使加害人找不到工作,一旦形成惡性循環,
加害人最終會潛入地下、失去聯繫,政府反而無法監控、升高危險性。
此一「潛入地下」的可能後果,放在今日台灣鄉民最熱愛的「人肉搜索」脈絡下,
恐怕也是全面公告後,極可能在台灣社會上演的戲碼。

此外,歐洲的經驗與研究已突顯,由於超過半數的性犯罪來自於親人或熟人,
因此法制上實在不宜太過倚賴資訊公告,而是還要結合其他防治方式,
包括:加害人出獄後限制住居、接受治療課程、定期報到、觀護人訪視、
電子腳鐐、禁止靠近學校、不得接觸孩童或獨處,並禁止從事與孩童相關的工作等。
其實台灣現行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將查閱事由侷限在學校聘雇人員時查詢
應徵者身分,無法涵蓋鄰居之間存在性侵加害人的狀況,保護面向確實相當不足。
考量上述全面公告的缺失以及對加害人的過度侵害,也不宜直接跳到全面公告。
此一制度的建構,仍應回歸到立法原旨:提供社區及兒少更高保障;

如果加害人已決定豁出去犯案,公告資訊沒有太大防治效果,還會升高社區風險。
因此,制度上應優先公告行蹤不明的加害人;
至於維持定期報到者,應不得直接公告,而宜只提供特定人申請查閱,
亦即維持現行法令的特定人查閱制度,然後再考慮稍稍擴張範圍。

此外,在細部的查閱制度建構上,也可以參考英國經驗,
強化主管機關在個案中作成決定的細緻程度,包括:
(1)性侵害加害人必須分級
分級的依據,在於出獄前的心理及再犯率評估、是否已服刑期滿或仍在假釋、
是否性侵害犯罪時一併結合其他暴力行為、是否出獄後曾有累犯記錄。
依據分級結果,主管機關可決定是否同意提供資訊時的心證門檻
(類似互補關係:申請人證據不足時,高危險性加害人的資訊可以傾向公開;
證據充分時,則可以取得低危險性加害人資訊)。
行蹤不明者則可考慮一律在網站上、學校門口全面公開。
(2)申請人的身分及事由:不應限於學校及兒少機構負責人,而應納入家長、社工及村里長。
對於後二者,必須強化舉證說明必要性、迫切性的責任,
例如經民眾、家長反映。家長部分應須課予一定程度的舉證說明義務,
例如針對兒少有密切接觸機會之人(男友、繼父、家教…)。
事由的判斷裁量要更細緻,而這就需要倚靠案例累積。
(3)審核方式:地方警察機關應建立審核委員會,兼顧審查速度、多元性及嚴謹度。
此一委員會不宜全由警察人員組成,而應納入兒少、社工、心理、
獄政、心理諮商、法律、檢察等領域的專業人士。
此外,此一委員會也可以決定是否調整加害人的分級。
舉例而言,若加害人現行蹤不明,可能直接調升為最危險等級、直接公告其身分;
若多年均安份守己,則可考慮降低分級,使資料被查閱的難度變高。
(4)制度上必須設定濫用、洩漏資訊、據以對加害人進行騷擾的罰則。
(5)救濟機會:涉及侵害隱私權的政府行為,豈能缺乏救濟管道?
制度上應考量給予加害人救濟機會,例如對於公告決定向法院提起抗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ckworkOra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