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學少年都不賤

颱風來,在FB上看到國中同學K的post。

今天依照颱風要來的慣例,提早一個小時去市場買菜,
說買菜是太客氣了,根本就是在搶菜。
昨天已經答應要幫我留二箱高麗菜的老闆,
今天去的時候說只剩一箱,要800元。
我開玩笑說昨天不是才 600?老闆說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
800給你算比較便宜了…,說不定明天就要1000了。
我...也只能含淚買下了。接著又買了3 箱大黃瓜(刺瓜)、1箱小黃瓜、
10斤的油菜、10斤的青江菜…,也不知道吃到什麼時候才吃得完。
不過說句難聽的,這些菜就算是爛了一 半,只剩一半能用,
那樣的價錢都比颱風過後還要划算...。
我看明天我就在店的前面也擺攤賣點菜好了,加減賺…。

 
K倒不是一般人可能在腦海中最先浮現厝邊頭尾鄰居的成長模式,
那種國中畢業後早早結束學業、在家裡幫忙開店的人。
K與我 在國中時,就已是社團同學,後來考上同一所高中,依舊同一社團。
一路這樣走來,與國中的死黨們相識即將屆滿20年,
至今仍不定時在台北、 過年時在台南聚會碰面,關係連結可謂緊密難分。
上大學後,K雖然不在台北,不過也知道他循著我們這個世代的大學生求學路徑,
一路唸到碩 士、當兵。似乎可以預期,他將會依著工科背景,很快進入職場。

後來才意外地知道,K退伍後居然是回到台南,
回到父母在火車站附近開設、專賣咖哩豬排飯的小吃店中幫忙。
出國前,炙熱的艷陽夏日, 正午時分中山路上人車雜沓,
騎樓擠滿了補習班下課覓食的學生、準備前往公車總站撘車的人們。
我在小吃店前,見到穿著吊ㄍㄚ的K,揮汗如雨 地在盛飯、澆上咖哩。
我在櫃檯前站了半晌,K正要開口問先生要吃什麼啊?才赫然發現是老同學。
不過,顯然一陣子未見的熟面孔,依舊無法讓他放下學生不停擠入店中的熱絡生意。
他忙得沒時間跟我喇咧,我只好簡短告訴他同學會的消息──順道買了個豬排便當。

後來幾次同學會,離開油煙、油膩的K,
總是會健談地聊起在家中小吃店幫忙的經驗。
對我們這群人生道路彷彿從上國中時就被牢牢地框住的人來說,
K口中的開店經一直是永遠聽不膩、總是充滿驚奇爆笑的奇聞軼事。
他細數著一切的民生物資價格,油、糖、鹽、蔥、青菜、豬肉…, 逐一娓娓道來;
他告訴我們自助餐店裡的熱湯要如何備料、怎麼煮,最是省錢;
離開廚房,他身兼午餐便當外送,騎著小50鑽遍台南市大街小巷的游擊經驗,
如何在有限時間中準時送達每個點、送去哪個女校會不時遇見浪漫春光、
送往成大醫院則會有某個護理站的小護士頻送秋波…。
火車站附近人潮洶湧、便當店業績不差,於是很快地父親決定
在某國中旁開設分店,繼續大賺學生的溫飽生意,而他就是分店的小老闆。
於是,從頂讓店面開始,他詢問某位在台北當律師的老同學如何解決與房東間的租賃糾紛;
然後一個人打理分店,得從一大早開門忙到深夜拉下鐵門,包括採買、料理、外送,
全部仰賴他與一位歐巴桑負責,還要精準控制時間、工作份量與分配,
並兼顧業績維繫與擴張、試圖打響在國中學生口耳間的知名度。

每次聽著這些仿若來自另一個星球的生活經驗,總是讓我很難想像
這居然會出自一位相識將近20年、求學過程幾乎與我相同的老同學。
我們這群國中同學,大家20歲前後的生活歷程,似乎早早就已設定完成:
國 中畢業=>第一志願高中=>順利上大學=>研究所=>當兵=>
進入社會受僱工作=>出國晃一晃=>回 國繼續工作…

每一個人都拿到不錯的學歷,不約而同都靠著腦力掙錢養活自己,
徹底地適應了都會生活步調,每天窩在冷氣房辦公 室中面對著電腦螢幕,
解決老闆丟下來的疑難雜症,或不停發愣地思索著自己的未來。
我從沒想過,也無法想像,與我學歷相似的老同學,居然會成為每天要與
菜販打交道、穿梭在佈滿油煙的廚房中、賺著一個便當60元的小吃店老闆。
但奇妙的是,大家見面聊起天時,不但從不覺得K的話語與我們大多數人的
生活經驗格格不入,反而更覺得他才是真正樂在自己工作中的同學。

K與我們的成長歷程,在25歲時突然走上不同的道路。
從小父母灌輸給我們的觀念,是要唸書取得高學歷,不然只能去黑手或工廠當女工。
這是父母那一輩人,經歷台灣60年代世界工廠(或血汗工廠)時期的成長印記。
於是,對於不是搖著筆桿壓榨腦汁、而是必須倚賴勞力賺錢的職業,似乎多少存著
一絲不敢明言的不屑,就像國中時A段班導師對於樓下B段班學生們的態度。
不知不覺,彷彿自己也假定了交遊對象的模樣,也該是與自己相仿的職業或形象。
大二時參加成功嶺末代「大專集訓」,同一班有一位班兵是過去的國中同學,
但國三時被分到B段班。回到家向父親提到這件事,有些困惑於何以從前的
B段班同學可以參加所謂「大專」集訓?但父親只是意味深長說:
因為你那士大夫的自尊心受損了~~」。

是啊,一路過來的求學過程,延續了華人社會對文職士大夫的尊崇。
但望著留下工科碩士學歷不用,每天卻在便當店中忙得不亦樂乎的小老闆K,
誰說一定要取得頂尖學歷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路徑?
誰說只有西裝筆挺地出賣腦力的工作,才是我們這個世代成功的不二法門?
而經營利潤微薄的小生意,難道就不會存在著恢弘的大智慧?


迥異的人生旅程,卻很難講有卑賤之分,確實是誰也不比誰差。
看著K在颱風天與菜販的討價還價,還有對成本利潤的精打細算,
腦中又再次浮現張愛玲的小說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ckworkOra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